5月8日,國家衛(wèi)健委和教育部組織中國疾控中心、北京市疾控中心等制定并印發(fā)了《中小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》和《托幼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》中特別指出:
低風險地區(qū)校園內學生不需佩戴口罩,教師授課時不需佩戴口罩,不建議托幼機構嬰幼兒佩戴口罩。

劃重點來了!
開學前對學校環(huán)境和空調系統(tǒng)進行徹底清潔。
低風險地區(qū)校園內學生不需佩戴口罩。
住校生在疫情防控期間不得出校,如必須出校,須嚴格履行請假程序,并告知家長。
錯時上下學、排隊、上課、就餐等均保持每人1米距離。
各類學習、工作、生活場所要加強通風換氣,每次通風時間不少于30分鐘,每日不少于3次。
在這個”超長寒假“里,自律的孩子會越來越優(yōu)秀,原本成績一般的孩子很可能因為這個假期,明顯退步。短短幾月,足以拉開巨大差距。一場特殊的戰(zhàn)役,讓孩子真正把家庭當做了課堂,把父母當做了老師。家庭環(huán)境的好與壞,決定了孩子的學習質量。父母的言傳身教,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。在與孩子日日夜夜相處的時間中,各位家長,請潛移默化身體力行地教化孩子,請以身作則培養(yǎng)孩子的良好習慣,請好好陪伴孩子讀書、學習與成長。父母是孩子的鏡子,孩子是父母的影子,你就是孩子的“第一責任人”。即將進入正式開學階段,家長請繼續(xù)配合老師,做好孩子的“第一責任人”。必須為孩子的生命成長全面負責。0
1責任1:保護孩子鐘南山院士說過,家庭內部最容易互相傳染。保護好孩子,是每個家長不容推卸的責任。可以說,你現在所做任何一個決定,哪怕只是一個不出門的決定,都會影響到孩子的生命安全。父母是孩子唯一的依靠,你所承擔的責任,是孩子未來的人生與希望。如今國內形勢一切向好,到了這種關鍵時期,我們更不能掉以輕心。不要讓堅持了三個多月的艱辛努力,輸給了一時的疏忽大意。作為家長,不僅要保護好孩子,更要給孩子做好榜樣,緊跟國家的安排,聽從專家的建議。戴口罩,勤洗手,多通風,少出門,少聚集,不聚餐,不信謠,不傳謠。只有你先重視起來,做好榜樣,孩子才能大膽自信地過好這一關。2責任2:重視學業(yè)進入5月,所有家長都必須認識到一點:寒假早已完全結束,只是這一次,我們在家開學,而如今正式開學的鐘聲也已經敲響。前三個月,為了孩子的健康與安全,教育部門哪怕明知困難重重,也一再推遲開學日期,還發(fā)動了其他有關部門為孩子準備空中課堂,開展網上教學,郵寄教材課本。一句話,教育部難,學校難,老師難,學生難,家長也難。但這一個難關,這一場硬戰(zhàn),我們必須咬牙撐過去,打下去,因為一切為了孩子,為了孩子的一切。希望家長們不要不滿,也不要抱怨,你們的難處我們都感同身受,并且努力想辦法解決所有困難。為了孩子,請與學校、老師站在同一陣線上,打好這場攻堅戰(zhàn)。
如果說在此之前,孩子的學業(yè)更多要看老師教得好不好;那么這一次,孩子之間的競爭,就幾乎完全成了家庭教育質量之間的競爭。你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,再高端的名校,再優(yōu)秀的老師,也比不上你對自己孩子的用心。0
3責任3:培養(yǎng)習慣孔子說過:“少成若天性,習慣如自然?!?/span>
意思是說,小時候養(yǎng)成的好習慣,會像天生的一樣牢固,植根在骨子里。
不管好習慣,還是壞習慣,基本都在小學低年級時已經定型。除非給予特別的教育,否則已經養(yǎng)成的習慣很難改變。
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,而大多數習慣,都是在家庭中養(yǎng)成的。
當孩子長期在家學習的時候,家長就要承擔起這份責任,從小關注孩子良好習慣的養(yǎng)成。